對于可能的經濟下行風險,目前中國仍有一定的貨幣政策空間和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但由于貨幣政策的效果可能會遞減,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會加大力度。
2月26日,為期兩天的G20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上海召開。作為中國央行行長,年近70的周小川很忙碌,上午在央行上海總部出席中外百余家媒體招待會,下午在會議期間會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拉加德等一批國際經濟金融界人士,就全球和中國經濟金融形勢等議題交流探討。
此時的中國經濟形勢以及金融領域改革的“溢出效應”成為國內市場和國際機構的關注焦點。中外媒體記者拋給周小川的問題也是聚焦于經濟形勢、匯改等領域。
周小川表示,當前中國的經濟基本面依然較好,仍具備較強的增長動力,1月信貸需求強勁,表明中國經濟出現積極跡象。對于可能的經濟下行風險,目前中國仍有一定的貨幣政策空間和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但由于貨幣政策的效果可能會遞減,中國積極的財政政策會加大力度。
貨幣政策穩健略偏寬松
周小川在今年1月7日召開的央行工作會議上指出,當前,國內經濟金融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穩中有好,特別是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服務業和消費增速加快,成為支撐經濟增長的主要力量。但國際國內經濟金融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宏觀調控和金融改革發展穩定工作任務依然繁重。
美元加息帶來流動性減弱,以及通縮風險下,國內宏觀調控仍是“穩”字當頭。央行明確“2016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優化增量,保持靈活適度,大力推動金融改革開放,切實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以及“完善市場化匯率形成機制,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周小川在上述媒體會上明確表示,央行的貨幣政策是處于穩健略偏寬松的狀態,還要不斷觀察、適時動態調整。央行給出的邏輯是,一方面,中國的高儲蓄率轉化為投資需求的能力依然強勁,城鎮化的推進也會創造更多的投資和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中國政府積極放開市場準入、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高新產業發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資本市場和銀行體系的改革和發展都將為經濟增長提供新的動力。
實際上,1月份的信貸數據已明確反映了穩健略偏寬松的政策。2月16日發布的1月新增人民幣貸款數字達到2.51萬億,創出單月信貸投放歷史新高,同比多增1.04萬億元,較“四萬億”刺激政策期的2009年1月新增信貸
1.62萬億元還超出8900億。有報道指出,銀行放貸的積極性在2月份并沒有大幅放緩的跡象,各類銀行在2月份的新增貸款規模較1月份有升有降,但總量基本持平。
央行對此解釋,我國1、2月份數據歷來波動較大,今年春節假期早于去年,信貸需求更集中體現于1月份,需要將1-2月份乃至一季度作為一個整體來考察。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如此多的信貸增加,或許不是春節因素所能解釋。
如果經濟下行怎么辦?
近期,全球主要市場大都出現股市暴跌,美國1月制造業與非制造業PMI均不及預期,新房屋銷售同比下滑,除了非農就業數據、CPI向好外,大部分經濟數據均不容樂觀,全球市場動蕩加劇,中國將如何運用宏觀經濟政策穩増長和應對下行風險?
周小川認為,鑒于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當前形勢的看法,對于可能的經濟下行風險,目前中國仍有一定的貨幣政策空間和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中國正在完善貨幣政策框架,逐步從數量型調控為主轉向價格型調控為主。同時,積極的財政政策會加大力度,實行減稅政策,階段性提高財政赤字率。中國政府還將著力加強結構性改革,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更好地平衡經濟增長、結構調整和風險防范三者間的關系,實現經濟持續平穩發展。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近日撰文建議,未來一段時期,可將我國的財政赤字率提高到4%,甚至更高水平,由此可以彌補降稅帶來的財政減收,有效進行逆周期調控,更好地支持供給側改革。事實上,中央政府赤字率已在提高。財政部網站顯示,2016年1月中央政府收入為7256億元,支出為8387億元,當月收支差額負1131億元。
全球經濟復蘇之路漫漫,周小川指出,雖然多個國家采用競爭性貶值來贏得出口競爭力,但中國反對競爭性貶值。目前中國因為總體來講出口依舊強大,2015年貨物貿易的順差接近6000億美元。
自2015年“811”匯改以來,人民幣匯率問題引起國內和國際市場關注的焦點。近日周小川在多個場合重申,當前中國國際收支狀況良好,國際競爭力仍很強,跨境資本流動處于正常區間,人民幣匯率對一籃子貨幣保持了基本穩定,還有所升值,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
周小川表示,在改革方向明確的前提下,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還要講究時機和條件,把握合適的時間窗口。由于合適的時間窗口并不總是存在,改革不可避免會呈現出一種有快有慢的局面,但這不代表央行不改革或者改變了改革的方向。目前看,中國經常項目順差仍較高,通脹處于較低水平,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國際競爭力仍很強,從基本面因素看人民幣匯率不存在持續貶值的基礎。中長期來看供求關系等規律性因素還是會發揮主導作用,人民幣匯率走向將反映經濟基本面。
給銀行更多自主權
經濟下行面臨壓力,政府也在出臺維穩措施,比如在房地產市場上,包括央行、銀監會在內的部委推出信貸支持購房的政策,以幫助地方加速去庫存。“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仍舊是銀行比較偏愛的一個產品,他們(商業銀行)有意愿發展。”周小川在回答記者關于個人住房貸款時表示。
央行與銀監會于2月2日前下發通知,下調不限購城市的購房首付比例,其中首套房首付比例最低可以降低至20%。中國人民銀行、住房城鄉建設部、財政部印發《關于完善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形成機制的通知》,決定自2月21日起,將職工住房公積金賬戶存款利率,由現行按照歸集時間執行活期和三個月存款基準利率,調整為統一按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執行。
“各地加大房地產‘去庫存’力度,陸續出臺了鼓勵房地產市場發展的政策,直接拉動了房地產開發貸款和個人住房貸款。”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稱。
中國工商銀行城市金融研究所副所長樊志剛向經濟觀察報表示,1月份貸款同比多增1萬億,其中個人貸款占20%,個人貸款多增的絕對主力也是中長期,房地產按揭明顯增長,反映房地產市場的回暖。
周小川還表示,在宏觀和微觀審慎監管框架之下,將來應該更加加強對銀行總體健康程度的考核,讓銀行有大一點的自主權來決定他們對不同客戶采取什么樣的政策。現在要加強對金融機構的整體的審慎性的監管。同時商業銀行和其它的金融機構在具體業務的靈活度方面可以有一定的裁量權。總體來講這樣不會影響整體風險可控的程度。
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