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正在加大,穩增長的著力點再次聚焦在投資上。
1-4月,固定資產投資到位資金同比增速比1-3月回落0.3個百分點。政府財力受限對經濟的負反饋明顯體現,4月當月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中預算內資金來源同比增速較3月下滑12個百分點。
當前,地方政府可能不僅要面對中央督促穩增長的壓力,還要繼續面對如何為上大項目籌集資金的壓力。
各省加碼
吉林省發改委主任姜有為在“投資穩增長”工作會議上表示,投資增速回落過大過快,成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重要因素,“現階段穩投資就是穩增長,要理直氣壯地抓投資抓項目。”“我們必須把穩投資、穩增長作為政治任務,毫不動搖的一抓到底。”
他要求,各有關處室每周一要召開處務會,研究項目推進工作。要著重做好征地拆遷協調工作,特別是發改系統主抓的鐵路、機場、天然氣管道等項目,要積極協調,保障項目順利推進。
對于國家發改委正在籌劃新興產業、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現代物流、城市軌道交通等4個工程包,要提早開展工作,謀劃好項目,爭取國家更大支持。
湖南也提出,把穩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要舉措,把重大項目作為穩投資的主要抓手,堅定投資信心,加強項目儲備謀劃,促進投資落地,加強重點工程建設,增強投資后勁。
國務院近日部署“對重大政策措施落實情況開展重點督查”的首要內容就是,增加合理有效投資的情況,以推動重大穩增長工程盡快實施。
多渠道籌資
在地方平臺債務高企、財政收入下滑的情況下,地方政府也在想方設法擴大項目籌資渠道。
努力入選國家級試點,爭取資金支持。以吉林為例,提出要積極爭取政策資金支持,做好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縣城深化基礎設施投融資體制改革試點、PPP項目試點、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海綿城市試點爭取和落實工作。
政府出面推動銀企對接。為推動項目順利建設,破解項目“融資難”問題,湖北省發改委同央行武漢分行對全省重點項目資金缺口情況進行了調查摸底,積極推介項目,搭建銀企合作平臺。
在4月舉行的對接會上,十屆中國國際園博會、襄陽新興重工等59個省重點項目和金融單位簽訂貸款協議(合同),簽約金額441.5億元,比去年同期高出近140億元。
喚醒沉淀資金。吉林要求,會同財政部門對中央預算內資金、省預算內資金和省發改委管理專項資金的沉淀情況進行自查,區別不同情況盡快進行處置,把閑置資金用到項目建設上。
湖北發改委提出,對2012年及以前年度下達的投資計劃,目前尚未執行的,一律收回,統籌用于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同時,對2013年、2014年度的沉淀資金,要求研究提出調整安排方案。
加快PPP項目建設步伐。部分地方政府已經公布了PPP計劃,在交通、水利、公路、農業、地鐵、等各領域,推出一批PPP項目,列出重點項目清單。
此外,發行股票也是投資資金的來源。在湖南公布的前四個月投資資金來源的數據中,企事業單位自有資金同比下降了5.3%,而發行股票籌資信息并未公布,但二者累計的自籌資金統計項目同比增速達到了18.1%。
招商證券宏觀分析師謝一平認為,資金來源問題成為影響穩增長措施起效的核心因素,PPP模式短期內難以彌補穩增長資金缺口,因此只能加快地方政府債務置換進度,貨幣政策配合積極財政政策,恢復地方政府再融資功能,讓地方政府重回總需求管理的第一線,以阻止經濟下滑勢頭。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