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須有效頂住下行壓力,否則就業、收入等民生問題會受到較大影響,經濟提質增效升級也難以實現。”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近日在長春主持召開東北三省經濟工作座談會指出,發展是解決中國所有問題的關鍵。
李克強要求,各地區各部門必須增強緊迫感、責任感,把穩增長、保就業、提效益作為緊要之務,推出更多利當前、惠長遠的措施,以促改革調結構促進經濟穩定運行。
2015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將于4月15日(本周三)公布,從政府一系列信號來看,全方位的穩增長儲備政策或將出臺,以助力經濟穩定在合理區間,為“促改革”贏取時間和空間。此前,發改委等重要部門已分赴各地開展經濟形勢調研,為政策制定做好預研儲備。
官方政策研究人士昨日對記者表示,在外需乏力、消費穩中趨緩的背景下,投資仍然是穩增長的重要抓手。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強調的投資主要集中在‘水’、‘路’、創新、環保等基礎領域。”上述人士表示,從這個角度看,穩增長的投資帶有明顯“強式”特點,投資既是今天的穩增長,也是明天的調結構。
保持合理區間政策內涵
2013年以來,李克強每年都會前往東北考察,關心當地民生經濟情況。“我在東北工作過,算是半個東北人,講話也就不客氣了:你們的數據的確讓我感到‘揪心’啊!”4月10日的東北三省經濟形勢座談會上,李克強語氣沉重地說。
令總理揪心的正是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經濟增速,2014年分別是5.8%、6.5%、5.6%,滑出了經濟合理區間;發改委近期的調研也顯示,東北地區的多項經濟指標繼續走低,經濟下行壓力進一步增大。
李克強曾于2013年7月首次明確“經濟運行合理區間”的具體內涵:宏觀調控要讓經濟增長率、就業水平等不滑出“下限”,物價漲幅等不超出“上限”。盡管官方和高層并沒有明確指出下限的數字,但主流機構測算認為,7%就應該是一個引起重視的警戒線。
總理去東北考察正逢2015年一季度經濟數據公布前夕,多家主流機構研報此前均認為,今年一季度主要經濟數據會低于去年第四季度,市場預測的GDP增長率普遍集中在7%或以下。國家信息中心發布報告認為,宏觀經濟運行有望緩中趨穩,預計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為7%左右。
李克強在今年全國兩會的記者招待會上明確表示,如果速度放緩影響了就業、收入等,逼近合理區間的下限,“我們會在穩定政策與穩定市場對中國長期預期的同時,加大定向調控的力度,來穩定市場的當前信心”。
“為什么說中國經濟要保持在合理區間?我們這么大的體量,發展程度差距又比較大,一旦失速,很難再拉回來,人民群眾的生活會受到嚴重影響。”上述官方政策研究人士稱。
也有券商人士昨日對本報記者分析稱,從以往數據來看,一季度受元旦、春節等節慶影響,GDP全年占比都比較低。他認為,商事制度改革、金融改革、創業創新浪潮等紅利會逐步釋放,中國經濟度過低谷期后會逐漸向好。
但無論如何,政府更強有力的穩增長措施已“箭在弦上”。就如李克強在東北考察時所強調的,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要多了解生產一線情況,從微觀看宏觀,從局部看全局,準確把脈經濟走勢,更有針對性地實施預調微調,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七大工程和六大消費
在調結構放眼長遠紅利的同時,如何抓好著手早、見效快的投資抓手成為穩增長的重點。自去年開始,國家發改委已經推出大手筆的“牛鼻子”工程禮包。
此前,發改委公布了七大工程包和六大領域消費工程。發改委表示,七大工程包涉及信息、電網、油氣等重大網絡工程、健康與養老服務、生態環保、清潔能源、糧食和水利、交通、油氣及礦產資源保障工程等,六大領域消費工程包括信息消費、綠色消費、住房消費、旅游休閑消費、教育文體消費和養老健康消費等。
去年,發改委還對水利、鐵路等方面批復了數千億的大批項目。4月11日,部分地區鐵路建設工作會議在重慶市召開,李克強作出重要批示:鐵路是國民經濟大動脈和關鍵基礎設施,加快推進鐵路建設,既利當前,又利長遠,對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具有重要意義。
記者梳理發現,前述兩個工程包幾乎包括了主要的穩增長領域。此外,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進一步強調推進“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大戰略,戰略落地后的投資預計也將對經濟起到重要拉動作用。此外,針對房地產市場低迷的一系列政策也在逐漸顯現效用。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裝備“走出去”也被寄予厚望。4月10日,李克強考察了長春市南部新城綜合交通樞紐工程、北車集團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為東北的裝備制造打氣。
“組合拳”即將出擊
從各界共識來看,單一抓手對經濟的拉升作用顯然不理想,更不具有長遠潛力。從國務院常務會議內容及重要部門動態來看,一系列包括積極財稅、穩健貨幣、投融資和審批機制等領域的改革正在醞釀和實施。
針對東北經濟問題,李克強開出的藥方是要突出抓好幾件大事。一是啟動一批增強發展后勁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政策性金融機構要積極支持。二是著力擴大消費,培育消費新熱點。三是加快棚戶區改造等重大民生工程。四是推進裝備制造業走出去和開展國際產能合作,促進東北裝備在走向世界中實現轉型升級。
多個地方政府和發改委人士近日接受本報采訪時均表示,資金的到位情況決定著投資的進度和效率。目前看來,中央和地方財政的資金到位情況較好,亟須實現突破的是如何改革和拓寬投融資平臺,引入更多的外部資本。
國家發展改革委網站4月9日發布了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養老產業、城市停車場建設等四個專項債券發行指引,旨在促進債券融資支持重點投資和消費需求。
記者昨日從發改委人士處了解到,發改委近期將有進一步的動作,包括進一步放寬社會準入,推出效益好、收益高的示范項目等。
此外,金融和貨幣政策預計將更為活躍。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近日召開會議,在強調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同時,提出更加注重松緊適度,靈活運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適度流動性,實現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
為扶持實體經濟和助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浪潮,簡政放權和相關的財稅改革將會繼續加大。今年以來,國務院常務會議已經多次推出“減稅降費”組合包,為小微企業直接減負,積極財政政策繼續加碼。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