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我集團公司下屬企業鑫達公司5000t/d熟料生產線,于2003年7月點火投產,配套原料磨為MPS5300B輥磨,原有喂料形式為邊部喂料,進料時三個磨輥先后進料,最先進料的磨輥研磨的大部分為粗料,最后進料的磨輥研磨的大部分為粉料,三個磨輥襯板磨損程度相差較大,造成主減速機嚴重偏負荷運行,電流較高,輥磨整體振動大,并因此影響到其他設備、部件的運行。特別是在襯板磨損后期,是造成輥磨故障停機的主要原因。2005年5月對其進行技術改造,把邊部喂料改為物料通過粗粉錐喂到磨盤中心,物料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均勻向四周甩出,三個磨輥工況基本相同,負荷均勻,有效解決了上述問題。輥磨改造前后運轉對比見表1。
2 改造方案
2.1 三道閥的改造
將原三道鎖風閥由16.6m平面提升至19.9m平面(見圖1、圖2),結合現場實際確保落料順暢,將三道鎖風閥及溜子角度由原60°、41°改為75°、52°,使整個三道鎖風閥及溜子傾角變陡,徹底解決了三道鎖風閥在物料較濕時容易堵塞的問題,同時物料入磨口高度的大幅上升也為物料從三道鎖風閥進入磨盤中間提供了有效空間。
2.2 喂料皮帶的改造
三道鎖風閥整體提高后,現有生料入磨皮帶機的落料位置至三道鎖風閥進料口的高差變小,落料溜子角度太小不能滿足喂料的要求,可通過提高生料入磨皮帶機頭部使高差變大或加長皮帶機頭部使水平距離縮短的辦法解決。從現場來看,皮帶機頂部因棚面的制約無法加高,只能采用加長皮帶機頭部的辦法。經實際測量,生料入磨皮帶機頭部需加長1000mm左右(見圖1、圖2)。
2.3 中間倉氣動翻板閥的改造
物料進料口提高后,原有的氣動兩路閥無法安裝,因需定期對皮帶秤進行標定等原因,必須重新制作一個兩路閥,物料通過兩路閥分別進入生料磨和中間倉。根據現場情況,在生料入磨皮帶機出料溜子上加一閥板,手動控制(見圖2)。
2.4 液壓站的改造
三道鎖風閥整體提高后,現有液壓系統面臨壓力不夠及操作不便的問題,可將現有液壓系統提高一個樓面,以解決上述問題。
2.5 磨內粗粉錐的改造
改造后,物料由選粉機下部溜子進入粗粉錐,然后進入磨盤,而粗粉錐的原有設計是沒有考慮到支撐下料溜子重量這一點的,因此需對粗粉錐的框架進行加固,使其能夠承受上部溜子的重量,同時在粗粉錐內加裝耐磨板,以增加粗粉錐的使用壽命。
2.6 喂料樓整體改造
三道鎖風閥整體提高后,喂料樓的整體負荷重心上升,造成樓體振動加大,須采取相應措施。可在入磨皮帶機下的兩條主梁下加兩條鋼柱,將負荷引至下一層面,同時在二樓、三樓兩個樓面跨度較大的樓層立柱用鋼結構作剪型支撐,以加強整個喂料樓的剛度。
3 改造效益
改造成中心喂料后,磨輥襯板磨損基本均勻,增加了磨輥襯板整體使用時間;降低了磨機本體振動,提高了主減速機、選粉機減速機、選粉機的運行可靠性;各部位軸承安全使用性進一步提高;提高了喂料量,降低了運行負荷,穩定了磨機的運轉,提高了臺時產量(見表1),有效降低了消耗,入磨物料分布均勻,輥磨主電機電流從230A降到160A,粉磨產量由400t/h提高到440t/h,生料噸電耗由21kWh下降到16.5kWh。
據此估算,一年可節省用電1080萬kWh,直接經濟效益達540多萬元(按年產熟料155萬噸、生料240萬噸計算),成效顯著。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