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據環保部消息,2017年2月,環境保護部、質檢總局會同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安全監管總局組成8個督查組,赴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對水泥、玻璃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
督查期間,共現場核查水泥企業224家、平板玻璃企業66家,發現全國仍有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落后工藝和設備的水泥熟料企業19家,產能433萬噸;水泥粉磨企業70家,產能2058.7萬噸;平板玻璃企業16家,產能1456.2萬重量箱。督查發現存在的主要問題包括:一是部分地區工作滯后、違規建設生產問題仍然存在;二是部分落后產能淘汰不徹底;三是部分地區基礎工作不扎實;四是利用法律手段倒逼產能退出效果尚不明顯;五是部分企業主體責任不落實,部分地區職能部門監管存在薄弱環節。
針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各地要進一步統一思想認識,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從大局出發,深刻認識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和淘汰落后產能重大意義,從發現的違法違規典型案例中汲取教訓,堅持改革創新,嚴格控制新增產能,積極化解過剩產能,嚴防落后產能死灰復燃。
環保部要求,各地要強化督查督辦,進一步摸清查實水泥、平板玻璃行業現狀,對產能清單進行再核實、再甄別,尤其是對產能“批小建大”問題進行認定并依法處理,盡快完善并主動公開本地區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建設項目庫,凍結產能基數,為進一步做好水泥、平板玻璃行業去產能工作夯實基礎。嚴格按照《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國發〔2013〕41號)要求,定期發布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及時公布去產能信息。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