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什么水泥和玻璃上市公司中報業績明顯改善?能否持續?
本周水泥淡季繼續回落,玻璃價格較為平穩;截止到7月22日,已有9家水泥玻璃公司披露了2017年中報業績預告,清一色的大幅預增,剔除掉基數效應,7家公司上半年業績絕對值也較高(天山股份和冀東水泥大增主要因為去年基數低,扭虧為盈),為什么水泥玻璃公司業績增速和絕對值都有這么大的好轉,好轉背后的驅動因素有什么差異,下半年會怎么演化?
首先,從量價角度來看,玻璃行業由于區域分化并不明顯,玻璃行業上半年經歷了“量價齊升”態勢,價格環比雖然沒有上漲,但是一直維持在高位;水泥行業上半年經歷了“量縮價升”態勢,價格環比漲幅很小,但是也一直維持在高位;
由于水泥區域性很強,分區域來看,有兩個明顯特征,首先寧夏、西藏、安徽、廣東、云南上半年“量價齊升”(上半年水泥產量增速前五名,西藏價格同比有下降,是因為一直在超高位置740元/噸),其次內蒙古、京津冀、甘肅、東三省、湖南是上半年水泥產量增速末五名,湖南體現出正常的“量價齊跌”,但是內蒙古、京津冀、甘肅、東三省出現“量跌價增”,主要原因在于這些地區尤其京津冀、東三省、甘肅區域供給格局高度集中。整體而言,上半年行業整體需求仍不錯(除了部分地區,東三省這幾年一直不好,京津冀由于環保原因,甘肅由于反腐原因),需求超預期的主要原因來自于房地產;由于供給端集中度較高,而部分需求不好的區域價格表現也很堅挺。
其次,對于價格周期型行業而言,企業盈利最容易超預期來自于價格維持在高位(并不是價格環比大幅上漲)階段。以2008-2011年的祁連山、寧夏建材為例,水泥價格上漲階段主要出現在2008年2-3季度,隨后2008年四季度-2011年2季度,價格一直在高位震蕩,驅動了祁連山和寧夏建材2008-2010年業績持續高增長。
最后,展望下半年,我們近期通過多篇行業深度提出行業今年有兩個變化值得重視:一個是需求端,過往周期規律的經驗失效,本輪地產周期被拉平拉長,使得下半年行業基本面的預期發生修正,下半年行業需求不會差(按照之前的經驗將往下行);二是供給端,行業集中度提升使得大企業話語權加強,同時環保趨嚴小企業經營困難帶來階段性供給收縮。
維持之前判斷,3季度行業將是修復需求和供給預期差的窗口期,我們繼續看好:
對于周期股而言,短期迎來預期差修復,重點關注業績超預期、 PB估值較低的品種——祁連山、寧夏建材、海螺水泥、旗濱集團、華新水泥。
對于成長股而言,由于宏觀經濟/行業需求平穩,優質公司業績的中期延續性更強——下半年看好北新建材、兔寶寶、康欣新材,偉星新材、東方雨虹;看好三棵樹的跨年度機會。
2、本周基本面變化:水泥玻璃價格淡季小幅回落
(1)水泥:本周全國水泥市場價格環比回落0.6%。價格下跌區域主要有河北、江西、湖北、湖南、寧夏和云南,下調10-30元/噸;陜西、海南和重慶前期價格推漲10-50元/噸基本落實。7月下旬,國內水泥需求受高溫和雨水天氣影響,整體仍然偏弱,各地企業發貨量維持在6-9成,水泥價格繼續震蕩下行為主。預計進入8月份,在各地企業積極開展行業自律和環保督察影響,以及煤炭成本上漲推動下,部分地區水泥價格有望企穩并回升。
(2)玻璃:本周末全國白玻均價1473元,環比上周上漲0元,同比去年上漲245元。截止到周末,浮法玻璃產能利用率為72.07%,環比上周上漲0.61%,同比去年上漲1.51%;在產產能92814萬重箱,環比上周增加780萬重箱,同比去年增加4230萬重箱;行業庫存3385萬重箱,環比上周增加14萬重箱,同比去年增加2萬重箱;庫存天數13.31天,環比上月增加-0.06天,同比增加-0.63天。本周玻璃現貨市場整體走勢平穩,除個別企業根據自身的庫存及資金情況對價格零星調整外,多數企業當前仍以穩價出庫為主;與去年同期的“火爆”行情相比,今年現貨市場7月行情整體波動不大,主要原因在于市場需求增長放緩及產能的快速增長,近期各地區冷修復產的生產線都搶在旺季前點火復產,后期仍有部分生產線有點火計劃;臨近銷售旺季,市場尚無價格上漲的跡象,多數企業仍以挺價運行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