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繼續寫我眼中最無前景的十個城市第四部分,最后有三個城市雀屏中選。
強調一下篩選標準,首先是人口流失的地級及地級以上城市,這些城市在此前三十年以制造業發展為主體的工業化改革中,作為勞動力的輸出地,人口源源不斷地流出本地。目前面臨經濟轉型期,人口仍在源源不斷地流出,有想法、有實力的人率先出走,給當地留下一地雞毛
其次是一個城市只有幾個國企主導的行業,并且大企業辦社會,使得城市服務業無法細分,導致當地市場意識落后,父母熱衷于逼迫子女考公務員、進入國有大中型企業,從進入的第一天就可以看到退休的那一天。
第三是人均財富占有量低,教育相對不發達,相應的,消費數據也較低,基本上啃玉米穿著花哨衣服的人比較多。
除此之外,還包含了我對當地城市未來發展的預期,我在各地看到的消費能力低、市場彈性差的地方,這一部分源自我在各地的實地感受,比較有彈性。
我只列上我驗證后有說服力的指標,其他指標就不羅列了,這些指標或者容易摻水,或者無法反映城市未來預期,我認為說服力不強。另外,地級以下的城市就不寫了,除添堵之外沒有其他好處。
此次選擇的這些城市有可能一度發展比較快,受制于文化、制度以及當地的產業,現在卻露出后勁不足的疲憊之態。
一 溫州
什么,溫州,有沒有搞錯?這是中國市場經濟的發源地之一,是我國最富裕的地區之一,溫州人足跡遍布全球,炒房有溫州幫,現在炒股也有溫州幫,溫州人是中國的猶太人,也是中國最具有金融意識的群體,說溫州前景黯淡,搞錯了吧。
沒有錯。溫州人有前景,不等于溫州有前景。
溫州有特色,此前的特色成為其發展之源,現在則桎梏了溫州的發展。
首先,溫州城市缺乏規劃,基建不太好,以前這一景象受人稱道,小政府才能發展起大市場。當城市發展到了一定階段,起碼說明此處缺乏規劃發展的自組織能力,或者說,這幫先富起來的人沒有得到制度的支撐,可以向著規劃健康發展過度。現在,溫州資金無論炒房還是炒股,以兇猛的賺快錢為主,這說明溫州人存在恐懼心理,以規避未來的不可測的風險。這樣的恐慌對于當地經濟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其次,溫州人圈子相對封閉,以前做為信用圈互相支撐的基礎受到稱道,現在我們知道,一旦發生大型經濟周期轉變,老鄉的信用擔保體系會從如履平地變成火燒連營,一場大火就能燒掉擔保體系。溫州金融創新曾經那么受重視,但到現在為止,溫州的金融創新并沒有取得重要成果。這既有外部的因素,也有當地文化基礎的因素。
無論是婚姻還是其他,溫州人形成密不透風的圈子,有點像潮汕商幫。在市場經濟剛起步之時,這樣的做法可以形成合力,但發展到一定階段,只有深圳、北京這樣的移民城市才能合最優秀的人才之力,而在溫州當地卻很難做到,溫州不是一個開放的移民城市。
一些溫州人在外地可以是人中龍鳳,我認識一些很優秀的溫州企業家,但到了當地,卻因為池水太淺得不到太大的發展。他們大規模地移居外地,很多移居到紐約、巴黎。
第三,溫州人有錢,地球人都知道。但從本外幣存款來看,2015年溫州人均10.51萬元,遠不如紹興和寧波,跟唐山這些城市差不了多遠,寧波人均本外幣存款20.67萬元,紹興13.99萬元,金華12.63萬元——問題來了,溫州的資金流向了哪兒?為什么不能沉淀在當地?為什么富裕之后,還在笑傲鄰居這些面子工程上涂抹?
再看教育,溫州雖然有8所高校,只有寧波的一半,嘉興也有10所,又一個問題是,溫州的資金為什么不能在三十年里積聚起足夠的教育資源,作為未來經濟發展的后勁?
溫州是這樣的一個城市,顯示了在傳統文化中放松管制,城市能夠達到的市場化發展前景。同時也顯示了,沒有市民文化、規制文化為支撐,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經濟圈中,資金會怎么運作,人會往哪兒走。
溫州希望溫商回歸,他們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當地的環境,以及當地并不鮮明的經濟特性,使得溫商的回歸,更多地基于感情,而不是基于理性。
二 唐山
尋找不同城市的統計數據,統計數據的詳盡與尋找的難易,是非常反映政府部門的服務意識的。唐山就屬于數據比較粗陋的城市,從統計公報中,無法找到2005年、2010年的中小學生人數等數據,通常來說,數據越是詳盡的城市,市場化程度越高,河北一些地區的數據屢有缺失。
從很多指標看,唐山在河北省內城市中不算落后,正因為唐山的工業基礎,使得唐山的轉型之路尤其艱巨。從2005年到2015年的十年時間,石家莊的GDP增長了2.94倍,唐山的增長3.01倍,高于石家莊。同樣是人口大市,唐山2015年的人均本外幣存款為9.56萬元,雖然只是北京的十分之一,卻是河北省內最高的。
唐山普通高校有7所,在河北省內僅次于石家莊、保定,研究生人數也不少,2015年有2.498萬人,作為河北一人重要的工業基地,此地應該是聚集了一些人才。
按理來說,唐山是河北省內經濟基礎雄厚的城市,為什么前景有些迷茫,重要的原因是京津冀一體化過程中的定位,這是京津冀中的東北門戶城市,離北京也勉強夠得上一小時城市圈,但唐山的產能過剩是實實在在的,沒有任何政策能夠幫助唐山盡快轉型。
以往沒什么存在感的省會城市石家莊找到了存在感,廊坊更不必說,依仗靠近北京的區位優勢,收獲了北京資源溢出的大量紅利,現在不是燈下黑,而是背靠大樹好乘涼。
唐山的定位是什么?唐山有文化旅游生態旅游,有綠色產業,有現代物流產業,這些都不錯。關鍵是,以鋼鐵為龍頭的重化工業怎么辦?
不管是不是京津冀一體化,唐山的鋼鐵產能過剩是實打實的,只要牽涉到制造業升級,牽涉到壓縮過剩產能,就是最困難的。根據河北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的任務安排,2013年到2017年底,唐山市需要凈壓減煉鐵、煉鋼產能2800萬噸和4000萬噸,分別占河北省壓減產能的42%和59.5%,僅從這個數據就可以看出,唐山市的壓力。這還沒有結束,要知道,在京津核心區域壓縮產能的過程中,首鋼那些產能會向哪兒轉移?那些圍繞著重化工業的就業人口怎么辦?
現代研發,現代物流,不是說說就行的。別忘記了曹妃甸當年的油田大喜訊,現在怎么樣了?這樣的大報喜訊,透露出當地某些吃了興奮劑,務實匱乏的消息。
三 大連
大連是我看過最有市場氣息的東北城市,可惜,被本地區其他城市帶累壞了,也被復雜的東北亞局勢帶累了。
以前去大連,當地人有滿滿的精神氣,看得出作為東北經濟發展重鎮的驕傲,而現在,這樣的驕傲已經不見,大連當地的朋友會坦承最近幾年發展的滯后,在懷念經濟高速增長時同時,憧憬金普新區無限的發展前景,作為對沖未來風險的最大利好因素。
大連入選不是因為過去經濟不佳,而是未來前景不夠明朗; 不是經濟基礎不好,而是有好幾年迷失 了發展的方向。
作為東北亞的重要港口,大連本可以成為連接東北亞經貿的重要港口,但一度外資撤資較為嚴重,直到最近的外資投資數據才有所好轉,主要集中在新區,是大力招商引資的結果,不知道勢頭能不能穩定。一度亞元之議盛行,東北亞經濟有連成一體之勢,這對大連是極大的利好。如今地緣政治不平衡,東北海洋城市大連不可能不受沖擊。
1到8月,大連金普新區實際利用外資8.29億美元,占大連市利用外資總額的近40%;增資項目22個,新增投資總額152.463萬美元,同比增長870%;新批外資企業42家,投資總額147.252萬美元,同比增長44.5%。
大連的在校小學生人數無法統計,但從統計公報上得知,小學數量從2010年的912所下降到2015年的745所,小學生人數在下降,但似乎情況好于沈陽。從高等教育的數量來看,這五年數量有所下降,不如沈陽,但研究生的數量則與沈陽不相上下,大連高等人才較多,目前的海事等大學在全國擁有重要地位,就看怎么留住人才。
大連的GDP從2005年的2150億元,上升到2015年的7731.6億元,上升3.6倍左右,而沈陽同期從2084.1,7280.5億元。不可忽視的是,2015年沈陽的常住人口超過大連100多萬,大連人口少而GDP排名省內第一,作為遼寧經濟重鎮的位置不言而喻。
大連人均擁有財富略高于沈陽,比本溪等城市高于兩倍有余,是名符其實東北最富裕的地區,可惜的是,從消費數據來看不算高,可能此地存在較嚴重的貧富分化。最讓人擔心的是,大連可以傳染上其他東北城市的弊端,城市服務業不夠細分,導致城市發展缺乏內地的強勁動力。并且,隨著省會城市資源的集聚,與大連爭奪資源的情況可能會加劇。
圍繞著大連特色的工業、遠洋運輸、定價、服務等產業鏈,很可能因為城市產業鏈細分不夠,以及周邊強烈的非市場化環境,無法得到長足的發展。大連是東北經濟的風向標,如果大連能起來,可以帶動一片發展,如果大連都發展不起來,其他地區也就可想而知了。
必須強調的是,同樣是東北城市,同樣未來前景迷茫,不同的城市大不一樣,大連情況較好,從房屋租金、消費與政府對市場化的重視來看,哈爾濱次之,長春等而下之,其他城市就不一一列舉了。
這一系列到此初步告一段落,其他侯選城市也有,比如淮南、株洲等地,但考慮到典型性,選取了上述城市。我們客觀評價,希望中國城市化未來更順利,現在是中國城市圈與行業重構的大時代,需要更多地理性探討。如果有可能的話,未來我們會選擇一兩個城市與行業,展示轉型的廣闊空間。
新浪財經
點擊次數: [責任編輯:羅明松 林琳 賀光岳] 轉載請注明“來源:水泥商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