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mal align=center>
設備的穩定運行,潤滑是基礎。眾所周知,設備潤滑是減少機械摩擦和設備磨損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設備穩定運行,延長設備使用壽命的關鍵。因此,先進的設備潤滑技術和手段就顯的更加重要。現以某公司回轉窯大小齒輪潤滑系統改造為例進行說明。
1 現狀及問題
某公司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其中φ5×68m回轉窯大小齒輪潤滑系統原設計仍然是最原始的帶油輪潤滑,設計構造比較落后簡單。按設備需求潤滑油采用開式320齒輪潤滑油潤滑。自2008年9月份投產以來,運行過程中時常由于氣溫較低,潤滑油流動性變差、粘度大,導致帶油輪經常損壞。僅靠小齒輪帶動油池的潤滑油來完成潤滑,長期以往,使大小齒輪處于邊界潤滑狀態,潤滑效果較差,長期的潤滑不良造成大、小齒輪嚙合面過度早期磨損。此外,所使用的開式齒輪油由于粘度大不易清理,粉塵等污染物容易進入并不斷積累,加快了齒輪的磨損速度。在使用不到2年時間內齒輪工作面磨損就達到將近1/2,現場在運行過程中曾多次因帶油輪損壞以及潤滑油雜質多而導致停產檢修,每年由此引發的停車事故多達5次,嚴重制約生產的穩定運行。
2 辦法及措施
為了徹底解決上述問題,避免齒輪潤滑不良導致的齒輪磨損嚴重,減少因原潤滑結構的帶油輪頻繁損壞停車而影響正常生產,充分提高潤滑效率,實現現場與中空共同監督、控制,使系統實現自動化控制。該公司于2010年11月份,在原潤滑系統形式的基礎上進行了創新改造,徹底解決了存在的問題和潤滑弊端。
在原大牙輪潤滑方式的基礎上新增噴油潤滑,采用油霧潤滑模式,由PLC系統對噴灑系統作精密控制,通過高壓泵將潤滑脂霧化,噴灑到齒輪副嚙合面上,從而實現定時、定量潤滑及報警功能。該方案詳細布置結構圖如下圖1所示:
圖1:新潤滑系統結構圖
改造后有如下優點:
1.可以做到頻繁﹑短間隙潤滑(接近連續潤滑效果),因能霧化噴灑,故可以少量和精確定量。
2.在適當角度向小齒輪噴射新鮮潤滑劑,并能真正完全覆蓋齒輪工作面(嚙合面)。
3.PLC對噴灑系統作精密控制,并可實現現場與中控共同監督控制,具備全面報警功能。
4.能兼容高粘度油脂類潤滑劑。
5.全油路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加熱控制,保證噴灑系統在低溫環境下仍然能正常工作。
3 效果及結論
通過上述改造后,該公司一直未發生因潤滑不良而引發的停車停產事故,并且經過多次檢查發現,大小齒輪工作面在改造后的一年時間內,幾乎沒有磨損,減少了檢、維修工作量的同時延長了設備使用壽命,節約了資金。同時,由于定量精準噴射潤滑油,有效的減少了油脂浪費。
可見,在原大牙輪潤滑方式的基礎上新增噴油潤滑,采用油霧潤滑模式,由PLC系統對噴灑系統作精密控制的改造方案簡單可行,值得推廣使用。